媒体

新华网:弘扬“大飞机精神”——记中国商飞C919事业部总装车间全体职工

2018-10-22 11:56 来源:新华网

 

  新华社上海10月19日电(记者贾远琨)2017年5月5日,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架机首飞成功。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国产大型客机腾空而起,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C919事业部总装车间的职工们难掩激动的泪水。

 

  质量关乎生命:决不把问题带上天

  “我们的每一项工作必须精益求精,决不能把问题带到天上,质量就是生命。”这是C919事业部总装车间职工们的信条。

  C919事业部总装车间的主体工作就是保障每架飞机的首飞,主要负责平尾、中机身的部件装配及结构总装;完成机身成龙及翼身装配的结构工作后,进行系统件安装和调试,包括发动机的安装,全机电缆等系统功能件安装等。然后再进行功能实验。保证全部规定实验做完后,交付首飞。

  “内容极为复杂,但时间节点摆在那里,必须争分夺秒。”C919事业部主任郑大勇说,“今年我们每天都是三班倒,因为要保障C919的103架机首飞。”

  飞机安全运行是根本,落实到总装车间,就是要严把质量关。郑大勇介绍,总装车间建立起了严格的现代民机装配质量管理体系,为每一位员工建立质量档案,还引入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,锻造过硬的质量水平。

  为此,总装车间专门开发了职工质量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。系统应用以来,先后梳理风险点100多个,归纳防范建议200多条,产品一次提交合格率高于99.9%,人为质量故障率呈指数级下降,消除了质量问题重复发生的可能。

 

  奋力攻关:推进批量生产

  “大飞机事业已经从初创期迈入了成长期,但成长期也是危险期,时间跨度比较长,一般在20年左右。上世纪40年代以来,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32家飞机主制造商中就有28家未能度过成长期而夭折。”C919事业部副主任王辉说。

  国产大型客机要实现商业成功,同样面临严峻考验。“实现商业运营的前提是实现批量生产,造100架飞机的难度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,考验的是我们整体的能力。”郑大勇说。

  目前,C919的订单已经到达了800多架,而C919还处于研制阶段。“我们自身能力建设亟待提高,以满足国家要求和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,”郑大勇说。

  他们组成各种攻关团队直面难题,逐个攻克,由部门评审专家组组织工艺、调度、生产人员共同梳理生产中存在的疑难杂症,共同解决影响生产的各种问题。通过3D打印技术,方向舵角度测量装置定位问题得以解决;通过汇总全机连接器坐标并可视化,C919大型客机的全机线缆自动导通率和一次导通率获得提高……这一切,有效推动了大型客机项目逐步完成批产转换,为满足飞机批量生产要求积蓄了力量。

 

  志在“长期”:弘扬“大飞机精神”

  “中国有14亿人口,能够从事大型商用飞机研制的人只有1万人,能够从事总装工作的才5000人,在C919研制一线工作的只有400多人,我们为我们的事业而感到自豪,同时我们也担负着使命和责任。”C919事业部副主任李青说。

  C919项目出产品的同时,更要出人才。

  总装车间将培养中国最优秀的产业工人作为使命,从技能人才队伍培育入手,优化车间培训体系,分模块进行课程设计,以满足不同人才的成长需求;并结合标准化考核,扩大高级工、技师队伍比例,为车间职工创造更多“传帮带”的机会。

  “总装车间成立C919大型客机101架机首飞攻关队、101架机支架安装攻关队,培育C919大型客机型号研制中的工匠精神,培养了一批领军人物。”C919事业部综合管理部部长陆敏说。

  年轻职工在继承老一辈艰苦奋斗、精益求精精神的同时,借助信息化、智能化的手段提升工艺水平,提高总装效率。比如,C919引入智能制造技术,采用柔性轨制孔、ADU制孔、自动调姿对接等新技术,极大地提升了飞机装配效率、缩短工作周期、减少质量问题。

  总装车间最显眼的位置,张贴着“长期吃苦、长期奋斗、长期攻关、长期奉献”的条幅。这,就是职工们心目中的“大飞机精神”。

查看余下全文